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国际关系信息动态 第2期

一、研究动态

1、兰德公司新报告
    兰德公司10月10日发表的”Conflict with China“Prospects, Consequences,and Strategies for Deterrence“报告。这份对华最新报告称,美国应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在未来某个时候与中国发生军事对峙。报告提出,未来“中美开战”存在六大引爆点——朝鲜、台湾、网络空间、南海、日本以及印度。报告称,美中两国间爆发任何军事冲突,都会使双方损失惨重。但只要美国具备预防可导致冲突爆发行为的能力,两国就不会爆发冲突。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兰德公司国际安全与防御政策中心的主任詹姆斯•多宾斯称,“中国可能会成为比鼎盛时期的苏联或纳粹德国更为强劲的对手。不过,中国并不寻求扩张领土,或以意识形态威胁邻国,也不寻求与美国国防开支一较高下。”报告认为,朝鲜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冲突来源。无论是因为经济失败,还是因为有争议的政权更迭,或是因为对韩战争失败,朝鲜局势都会很快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国和韩国而言,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朝鲜弹道导弹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安全,并压制朝鲜火力。为执行这些任务,美国和韩国会优先考虑特种作战部队、强行进入以及空降手段。韩国会派出相当大规模的部队执行这些任务,但仅凭韩国本身还不足以控制局面。一旦朝鲜崩溃,可能会需要多国部队稳定局面。作为回应,中国可能会动员其沈阳军区部队,并会向朝鲜派军,以控制难民潮。多宾斯说,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军发生蓄意或偶发对峙的可能性会很高,而且局面升级的可能性也很高。从另一方面来讲,朝鲜崩溃可能会造成中美合作,两国共同努力稳定朝鲜局面。

2、南海局势风云变幻
     2011年南海形势前紧后缓。新的宣言指南效力如何更待检验。最近越南召开南海问题国际会议,会议讨论内容值得关注。与会发言内容集中于几个方面:1、南中国海的地区和全球意义;2、地区与域外国家在南中国海的利益;3、南中国海的最新进展4、南中国海争议:国际法视角;5、南中国海的冲突解决和危机管理。6、提升南中国海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南中国海的问题十分复杂以至于包括相关国家的民众、学者、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均存在诸多误区,在媒体的推动了导致这一复杂问题更加混乱不堪。域外国家声称在南中国海地区拥有利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国际自由航行、能源开发利益、维护地区稳定以及潜在的战略竞争。解决南海问题,东盟作用凸显。冲突与预防机制建设也极为迫切。

3、中国海上突围风险加大。日媒评述:美日冲绳军演,意在“反制中国海军”
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又来了。尽管此前已多次在中国周边惹是非,但这位美国唯一永久部署亚太的航母“常客”再一次以防备日本遭袭击为由,在敏感的冲绳海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在日本媒体的眼中,这些演习意图明确,就是“反制在该海域越来越活跃的中国海军”。
4、弃台论”露头 并非无可能
《纽约时报》言论版日前登出署名文章,题为《放弃台湾,救美国经济》,作者为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安全研究员的保罗.肯恩。文章认为,台湾对美国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战略意义,目前台湾已经逐渐通过经济关系和中国大陆融合,海峡两岸的统一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了。因此肯恩主张,奥巴马政府应当和中共关起门来协商,以放弃对台军售和军事援助,结束美台之间的防御协定,来换取中共勾销美国欠中国的1万余亿美元的债务。
  此言一出,即引起各方关注。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弃台”主张,已经越来越盛行,从09年美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欧文斯在《金融时报》撰文认为对台军售已无必要,到著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史文主张放弃对台六项口头保证,避免目前这种处理台海关系可能导致灾难的做法,再到肯恩的主张,未来中美台关系的走向究竟如何,肯恩的主张有多少可行之处,值得探讨。
5、美国注意力重返太平洋 中美关系将受严峻考验
美国总统奥巴马重新主张美国是太平洋大国才几天时间,就已经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应,预示在未来竞争影响力的进程中,这两个经济大国的关系将步入艰难时期。
刚开始为期九天太平洋之行的奥巴马挥舞游说和鼓吹政策,似乎意在制造与北京方面的摩擦,考验两国分分合合关系的限度。
美国是太平洋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强国,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视,如果两国的敌意不断加深,亚洲小国如何巧妙平衡也将复杂化。
尽管奥巴马坚称想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但也指出中国想要尽快取得成功,就得按国际贸易的“规则出牌”。他称,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使整个世界经济失去平衡”,并坚持认为中国的行为应该更像是“成年人”,不要一直摆出发展中国家的姿态。
中国对此立即作出回应,驳斥美方让其人民币自由浮动的要求,称其只遵守参与协商的规则。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庞森在随後不久的记者会上称,“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谈论的是谁的规则。如果是中国参与、通过协议共同制定的规则,那麽中国将会遵守。但若只是一个或几个国家决定的规则,中国则没有义务遵守。”
中国领导人对奥巴马推动太平洋自由贸易区也感到不满。此事由美国一手发起,迄今仍未将中国包括在内。
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均表示有兴趣加入美国行列,还有其他八个国家参与洽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夥伴关系协定(TPP),目标是明年完成基本框架。
平衡法则
面对中国这一经济庞然大物,以及遍布夏威夷至朝鲜半岛及其他地区的美国军事力量,亚洲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两者之间斡旋。
随着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立场变得更加强硬,一些亚洲国家已然向美国靠拢,寻求庇护。本周对奥巴马寻求加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他们似乎持谨慎的欢迎态度。过去10年,美国对外政策重心一直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主席戴尚志(Simon Tay)在新闻门户网站Today on Sunday发表评论称,亚洲邻国被中国吸引只是因为其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剩下的唯一希望,他们同时也因战略保障对美国相当渴望。
棘手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应该属于本月两次亚洲峰会中较为轻松的一场。APEC峰会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与会国家也就许多事项达成共识,但对容易引起分歧的政治和安全问题却是避而不谈。
这些棘手的问题将被带到下周末在巴厘岛召开的东盟峰会。届时,奥巴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许多东盟国家首脑将出席会议。
美国亚洲协会执行副会长梅兹(Jamie Metzl)称,“中国在该地区事务中的立场有目共睹,这当中包括美国和东南亚国家,整个地区致力保持的这种平衡是当前亚太地区的一个决定性要素。”
他说,“这一地区对中国想要扮演角色的忧虑日渐加重,这也正是一些国家在TPP一事上选择加入美国行列,以及美国军事部署更受欢迎的原因。”(完)
二、期刊视点
1、《外交政策》,2011年10月The Top 10 Unicorns of China Policy
   Unicorns are beautiful, make-believe creatures. But despite overwhelming evidence of their fantastical nature, many people still believe in them. Much of America\'s China policy is also underpinned by belief in the fantastical: in this case, soothing but logically inconsistent ideas. But unlike with unicorn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policy excursions into the realm of make-believe could be dangerous. Crafting a better China policy requires us to identify what is imaginary in U.S. thinking about China. Author James Mann captures some in his book, The China Fantasy.
Here are my own top 10 China-policy unicorns:
1.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2. Abandoning Taiwan will remov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Sino-American relations.
3. China will inevitably overtake America, and America must manage its decline elegantly.
4 (related to 3). China is America\'s banker. America cannot anger its banker.
5. America is engaging China.
6. America\'s greatest challenge is managing China\'s rise.
7. China\'s decline will make our lives easier.
8、8. America needs to extricate itself from the "distraction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South Asia to focus on China.
9. America needs China\'s help to solve global problems.
10、10. Conflict with China is inevitable.
2、《国家利益》 ,2011年11月15日。
China Furthers Washington\'s Cause in the South Sea
 
China has been troubling its neighbors lately, and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President Obama to court Asian nations. Little has alarmed the nations that share a border with China more than the 2010 declaration that much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alls in it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 They note that China has increased naval patrols in the area, pressured foreign energy companies to halt operations in contested waters, and imposed fishing bans on parts of the sea. Senator Jim Webb notes “the growing number of nation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 . . voicing serious concerns about China’s pattern of intimidation.”
The critics might be less alarmed if they recognized that laying such claims is far from unprecedented in the scale of global muscular diplomacy. In effect, numerous nations lay claims to lands, seas and even rivers of other nations, including the Palestinians and the Israelis, India and Pakistan, Turkey and Greece, and Iran, which continues to dispute Caspian Sea claims with Azerbaijan, Kazakhstan and Russia. Just to point to one recent telling case in point: Canada and Russia are currently asserting rival claims over large parts of the Arctic. Canada claims rights to over 656,000 square miles of the area, while Russia is bringing its claim to 380,000 square miles before the UN. Moreover, both sides went far beyond declarations. Russia announced in July 2011 that it would create two specialist brigades to be based in the Arctic (a brigade typically contains at least a few thousand troops). One month later, Canada held an Arctic military exercise wit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troops, its largest ever in the Canadian Arctic. Both nations are eager to reap the vast projected spoils of oi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s. The Arctic boasts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untapped oil and gas reserves, as well as plentiful fisheries and a new sea route that will cut as much as half off the shipping time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Yet those so animated about China’s claim seem to yawn when similar claims are made by other nations.
Moreover, the main issue is not that claims were made, but rather what China plans to do next. Will China use its military to enforce its claims—or turn to courts, mediation and negotiation? Critics point out that, in the past, China has used force in a number of its border disputes. The Chinese attacked India in 1962 over a border dispute, and that war resulted in thousands of casualties. China captured the Paracel Islands from Vietnam in 1974, and in 1988 China’s military sunk several Vietnamese ships, killing seventy sailors, while defending its claim to the Johnson Reef in the disputed Spratly Islands.
One notes, though, that the last of these incidents took place almost a generation ago, and China has settled seventeen of its twenty-three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other governments. Usually Beijing gained control over less than half of the contested land and offered “substantial compromises in most of these settlements,” according to MIT professor Taylor Fravel. Moreover, in 2003, China signed the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ASEAN countries, whose main tenet is to “settle such disputes amongst themselves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s” and not through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That year, it also signed the Declaration of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hich resolved that future conflicts between the parties would be worked out through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Moreover, far from helping China to become the regional hegemon, Beijing’s territorial claims have moved its neighbors to court the West and seek stronger allianc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not true of merely Japan,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 but also of a formerly very close ally of China—Vietnam. Even Burma has sought to put some distance between itself and China. It just suspended construction on a $3.6 billion Chinese-backed dam project. The decision is widely seen 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eagerness to signal that it is not a client of China and is ready to rebalance it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hort, China’s claim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eserve attention. However, while they are rather inflated, they are far from unprecedented, and so far China has done less to enforce its claims than many other nations. A main test of China’s “aggressiveness” is not in its making territorial claims—claims that are akin to a lawyer’s opening statements at trial—but whether it will submit them to settlement in peaceful ways or use force to undergird them. Meanwhile, the mere voicing of these claims by China is leading its neighbors to ally themselves with the West And that helps Obama in his most recent foreign-policy foray.
Amitai Etzioni served as a senior advisor to the Carter White House; taught at Columbia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and is a professor at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三、推荐书目
1、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
(中国之崛起能否让中国通往大国之路?中国时局的清醒观察者---郑永年教授独到而理性的解析)  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推荐理由:
  1.  作者郑永年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新加坡《联合早报》最受关注的专栏作家之一,香港《信报》的专栏作家。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者的专业背景雄厚,社会活动丰富,见解深刻,深受读者喜爱。
  2.  作者是新加坡政府首席智库,近年来为中国政府高层倚重,多次为中国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高层演讲和献策。
  3.   中国是否是名副其实的大国?中国的大国之路如何去走?在世界秩序重塑之际,中国如何来定位自己?关于中国国家转型、形象建设、国际责任、国家力量等方面的讨论和困惑,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参考。
内容简介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秩序一直处于重塑中。在这个过程中,崛起中的中国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中国的崛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安全和外交等。其中,中美关系、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和中国自身的内部发展最为关键。
  本书是过去十余年作者在国际秩序变迁和中国国际关系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作者以全球化的研究视角对中国所处的国际政治格局和自身现状进行了宏大的描述和细致的分析,并对中国的国际责任、国际战略、内部建设和国际定位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明晰独到的见解。
2、中国外交2011年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工具书——研究便利
新形势下,国家的发展、繁 荣与进步,为外交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和广阔舞台。同时,外交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必将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11年版《中国外交》力求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对2010年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工作作出全面、系统的介绍,以有助于大家了解掌握最新情况。
内容简介
 《中国外交》由外交部各地区业务司撰稿、外交部政策规划司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自1987年以来每年出版一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外交》旨在比较准确地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最新看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介绍中国上一年度外交关系状况,增进国内外人士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了解。
3\折冲樽俎——维特远东外交政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笔下的维特,气度恢宏,深谋远虑,集专横与狡黠于一身,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的历史人物。她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俄国对华外交长驾远驭与不懈的利益追求的认识。
  ——徐万民(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简介
  维特的远东外交政策不仅对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清末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成为整个20世纪上半期远东地区一系列严重国际冲突产生的根源,也成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战争灾难的源头。本书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观点,对于深入认识维特远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影响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作者参考了大量第一手史料,论证充分细腻,文字可读性较强,适合研究中俄关系史、远东国际关系史的学者参考,也可以作为历史人物传记供普通读者阅读。
4、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作者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5、中国政治
作  者:(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活马克 著,顾速,董方 译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介绍和研究中国政治的一部力作。作者用通行的现代政治学理论,叙述和讨论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各上方面,包括基本构架、政治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及其变革、政治社会化方式、利益表达和录用程序、政府运作和管理方式。特别是对自70年代末以来现代化运动的政治含义及其影响,本书概括了国际学者在这一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新近研究成果。全书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论证详实全面,观点也较客观平和,不失为一部可供教学和研究用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汤森,为美国西雅图华华盛顿大学教授,还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手册》、《共产党中国的政治参与》等。 沃马克,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还著有《共产党国家的开放与外交政策改革》、《从历史眼光看当代中国政治》、《媒体与中国大众》和《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等。

6、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目前美国使用最广泛的介绍中国政治的教科书,新浪网2010年度好书)
(美)李侃如 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内容简介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是继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之后的又一部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目前美国使用最广泛的介绍中国政治的教科书。本书英文第一版于1995年出版,而此次出版的中文译本是依据其2004年修订版译出的。
作者李侃如博士不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如傅高义教授所言,也是在中国政治研究领域学识最渊博的美国学者之一,他对中国的深度观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水平。从客观角度来看,《治理中国》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书中的观点既是作者30多年来对中国问题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同时也代表了目前西方许多学者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看法。
作者简介
(美)李侃如博士  (Kenneth l.icbcrthaI)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心主任、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发展资深研究员。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商学院教授、威廉斯•戴维斯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1998年8月至2000年,李侃如博士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部资深主任,负责美国对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  李侃如博士广泛地研究中国及亚洲事务,著述颇丰,主要著作包括:《美国情报界与外交政策:做出正确分析》、《克服中美在气候变化合作中的障碍》、《中国寻求能源安全:对美国政策的启示》、《中国的决策:领导人、结构和过程》、《中国能源部门的决策》、《后毛泽东时代的官僚政治》、《天津的革命和传统》、《中美汽车业合作之路》等。
7、中美关系研究丛书•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国耻与民族历史综述   王栋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8、出使美国(2005-2010) [平装]
~ 周文重 (作者)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前中国驻美大使的回忆,亲历感受可能对中美关系的研究资料更为有益。
9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 
~ 陈志敏 (作者), 等 (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

作  者:龙应台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5-1
内容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
11、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精装]
 James Robinson (作者)

四、名家观点
默克尔的“愿景类东西”
作者Joseph S. Nye是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现任哈佛大学教授。
英文原题: Angela Merkel\'s Vision Thing
  正如罗斯福在1930年代小心劝服美国人民放弃孤立主义那样,默克尔目前也在谨慎地进行拯救欧元的工作。她面对公众对使用德国资金来拯救希腊经济的怀疑态度。她的政治联盟在这个课题上产生了分裂,自己的政党也输掉了州选举。如果她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她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支持。但她目前同意采取的步骤却不足以让市场恢复信心。然而,她终于在10月底为欧洲的未来勾勒了一个愿景,并以此说服德国联邦议会同意援救欧元的一揽子计划。她的愿景是否来得太晚——以及是否具有说服力——将在未来数月见分晓。
在欧洲努力拯救欧元之际,对世界各大经济体缺乏强势领导的抱怨也甚嚣尘上。许多人把矛头指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她未能像其导师和前总理科尔(Helmut Kohl)那样,为欧洲推动一个长远的愿景。这些批评是正确的吗?
愿景能促进变革也能造成破坏
  有效的领导者的部分工作是传达一种愿景,为政策赋予意义并激励民众对政策(及其倡议者)的支持。这也是领导人构建共同目标和激发集体行动的途径之一。这个愿景所勾画的未来一般是为了促进变革,但有时也会把现状——或者辉煌的过去——描绘得具有吸引力,以便鼓励人们抗拒变革。
  无论如何,一旦缺乏愿景,要引领人民往哪一个方向都是困难的。联邦速递(Federal Express)首席执行官弗莱德•史密斯(Frederick Smith)曾说:“领导的首要任务就是传达机构的愿景和价值观。”
  但对愿景也必须十分谨慎。有时,领导人以为愿景可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但殊不知一个错误——或是野心过分膨胀的愿景——却可以造成破坏。老布什被批评(也批评自己)缺乏他所说的“愿景类东西”。当手下官员要求他更直接和详细地阐述他的愿景时,他却总是回答说“那不是我的作风”
  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他的儿子小布什构建了一个更具雄心的愿景。一名白宫前顾问说,小布什“无法抗拒地被把民主带到中东这样的宏伟理想所吸引,与其父亲谨慎渐进的作风截然不同”。然而,相比之下,我们会发现老布什的外交政策更胜一筹。
  一些有抱负的领导人认为自己必须勾勒让追随者敬畏的愿景。其实,一个成功的愿景往往源自于集体的需要,领导人只是有系统地加以阐明而已。比如,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我有个梦想》演讲中所提出的愿景,不仅深植于美国平等和包容的主流价值观,也源自于非裔美国人饱受奴役和排斥的惨痛经历。
  此外,阐明愿景的压力也会让领导人陷入困境。正如一名大学校长所说:“每个人都会问‘你的愿景是什么’。太快回答会得罪很多人和惹来麻烦。最好的回答是以‘你认为呢?’来开头,认真聆听后再阐述你的愿景。”
成功的愿景须具备什么条件
  一个成功的愿景必须能够吸引不同圈子的追随者和利益相关者。在一个圈子受欢迎,不代表在另一个圈子里也行得通。同时,要能够持续下去,一个成功的愿景也必须奠基于对群体所面临问题的有效分析。领导人在建议答案前必须清楚了解问题。他们不仅要征询追随者的意见,也要了解影响他们选择的背景因素。在这个基础上,领导人才能选定目标并在愿景中说明。领导人必须能够准确地评估现实。
  愿景的气魄随领导人的作风而异。社会运动的领导人就比公务员有更远大的愿景。社会运动的领导人能够宣扬一个远超其追随者想象的愿景,而承担多元目标及各种责任的总理,则必须不时与公众沟通,这让他不会脱离群众太远。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输掉了2000年总统大选后,摇身一变成为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运动的领导人,他的领导风格也从务实转变为启发性和先知的类型。
  分析家根据政府领导人是否能在现实与风险、目标与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来评断他的愿景。谁都能发出一大堆宏愿,但有效的愿景是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结合。
  比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批评者们也承认,布莱尔阐述愿景的能力是他作为领导人的一大优势,虽然他总是忽略愿景的细节。类似的还有20世纪的两位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小布什——他们都擅长阐述一个宏伟的外交政策愿景,但在实施中遇到阻力时,却又不善于改进和重塑愿景。两人都致力推广民主,但却都以一种容易招致反抗的方式来进行。
  当然,一味的谨慎渐进也是不够的。有时候,领导人需要突破现实的藩篱,激励追随者做出额外的努力,就像丘吉尔于1940年在英国所做的那样。但如果没有对背景的理解,没有基于这种理解的某种程度上的谨慎,愿景很容易从宏伟沦为浮夸,从而损害了它所追求的价值观。
  正如罗斯福在1930年代小心劝服美国人民放弃孤立主义那样,默克尔目前也在谨慎地进行拯救欧元的工作。她面对公众对使用德国资金来拯救希腊经济的怀疑态度。她的政治联盟在这个课题上产生了分裂,自己的政党也输掉了州选举。如果她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她可能会失去更多的支持。但她目前同意采取的步骤却不足以让市场恢复信心。
  然而,她终于在10月底为欧洲的未来勾勒了一个愿景,并以此说服德国联邦议会同意援救欧元的一揽子计划。她的愿景是否来得太晚——以及是否具有说服力——将在未来数月见分晓。
五、期刊资料
2011年《国际组织》第1-4其目录与内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