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国际关系信息动态 第1期

期刊视点

The Wisdom of Retrenchment ——America Must Cut Back to Move Forward
《外交》,2011年11/12月刊
Joseph M. Parent and Paul K. MacDonald
Summary: The United States can no longer afford a world-spanning foreign policy. Retrenchment -- cutting military spending, redefining foreign priorities, and shifting more of the defense burden to allies -- is the only sensible course. Luckily, that does not have to spell instability abroad. History shows that pausing to recharge national batteries can renew a dominant power’s international legitimacy.
In the wake of the Cold War, U.S. foreign policy underwent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Unrestrained by superpower competition, the United States\' ambitions spilled over their former limits. Washington increased its military spending far faster than any of its rivals, expanded NATO, and started dispatching forces around the world on humanitarian missions while letting key allies drift away. These trends accelerated after 9/11, as the United States went to war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ramped up its counterterrorism operations around the world, sped up its missile defense program, and set up new bases in distant lands.
Today, however, U.S. power has begun to wane. As other states rise in prominence, the United States\' undisciplined spending habits and open-ended foreign policy commitments are catching up with the country. Spurred on by skyrocketing government debt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Tea Party movement, budget hawks are circling Washington. Before leaving office earlier this year, Secretary of Defense Robert Gates announced cuts to the tune of $78 billio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and the recent debt-ceiling deal could trigger another $350 billion in cuts from the defense budget over ten years. In addition to fiscal discipline, Washington appears to have rediscovered the virtues of multilateralism and a restrained foreign policy. It has narrowed its war aim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taken NATO expansion off its agenda, and let France and the United Kingdom lead the intervention in Libya.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 国家利益》, 2011年11/12月
Stephen M. Walt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the dominant world power since 1945, and U.S. leaders have long sought to preserve that privileged position. They understood, as did most Americans, that primacy brought important benefits. It made other states less likely to threaten America or its vital interests directly. By dampening great-power competition and giving Washington the capacity to shape regional balances of power, primacy contributed to a more tranqui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at tranquility fostered global prosperity; investors and traders operate with greater confidence when there is less danger of war. Primacy also gave the United States the ability to work for positive ends: promoting human rights and slowing the spread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It may be lonely at the top, but Americans have found the view compelling.

Why We Still Need Nuclear Power——Making Clean Energy Safe and Affordable
Ernest Moniz 
《外交》, 2011年11/12月刊
The world cannot let the March disaster at Japan’s Fukushima power plant scare it into forgoing the benefits of nuclear energy -- a cheap, reliable, and safe source of electricity. Still, writes a former U.S. undersecretary of energy,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eed to update its safety standards and reform its handling of nuclear waste.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major accidents at Three Mile Island in 1979 and Chernobyl in 1986, nuclear power fell out of favor, and some countries applied the brakes to their nuclear programs. In the last decade, however, it began experiencing something of a renaissance.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air pollution, as well as grow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 led many governments to reconsider their aversion to nuclear power, which emits little carbon dioxide and had built up an impressiv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record. Some countries reversed their phaseouts of nuclear power, some extended the lifetimes of existing reactors, and many developed plans for new ones. Today, roughly 60 nuclear plant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worldwide, which will add about 60,000 megawatts of generating capacity -- equivalent to a sixth of the world\'s current nuclear power capacity.
But the movement lost momentum in March, when a 9.0-magnitude earthquake and the massive tsunami it triggered devastated Japan\'s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Three reactors were severely damaged, suffering at least partial fuel meltdowns and releasing radiation at a level only a few times less than Chernobyl. The event caused widespread public doubts about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to resurface. Germany announced an accelerated shutdown of its nuclear reactors, with broad public support, and Japan made a similar declaration, perhaps with less conviction. Their decisions were made easier thanks to the fact that electricity demand has flagged during the worldwide economic slowdown and the fact that global regulation to limit climate change seems less imminent now than it did a decade ago.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lready slow approach to new nuclear plants slowed even further in the face of an unanticipated abundance of natural gas.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BY HILLARY CLINTON | NOVEMBER 2011  《外交政策》
The future of politics will be decided in Asia, not Afghanistan or Iraq,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right at the center of the action.
美国亚太政策酝酿变化,详情参见全文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

5、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
Robert S. Ross    《国家利益》,2011年11/12月刊
October 25, 2011
   AT NO time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ave U.S.-China relations been worse. Yes, in the past there have been periodic confrontations over Taiwan, and tensions over the American bombing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Belgrade and the Chinese fighter-jet collision with an American reconnaissance plan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But the current downturn reflects a potential long-term trend with the likelihood of protracted strategic conflict. Equally troubling, this raising of tensions is not only unnecessary but also potentially costly to the United States.
Beginning in early 2009, China committed a series of diplomatic blunders that ultimately elicited a near-universal condemnation of Chinese diplomacy. The list is long:
 - The March 2009 Chinese naval harassment of the U.S. Navy reconnaissance ship Impeccable operating in China’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 Beijing’s heavy-handed resistance to negotiation at the December 2009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causing diplomatic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and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Its hard-line response to the January 2010 U.S. decision to sell arms to Taiwan, which included a threat to impose sanctions on U.S. companies that have defense cooperation with Taipei;
 - Mismanagement of North Korea’s sinking of the South Korean naval ship Cheonan in March 2010, followed by widespread South Korean anger toward China;
 - Strident Chinese diplomatic protests against U.S.-South Korean naval exercises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in the Yellow Sea;
 - Excessive hostility to the Japanese detention, in September 2010, of the captain of a Chinese fishing boat for operating in Japanese-claimed waters and for steering his ship into a Japanese coast-guard vessel;
 -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lumsy campaign to compel Google to cease service of its search engine on the mainland;
 - Its December 2010 harsh and persistent opposition to Liu Xiaobo’s selection as the Nobel Peace Prize recipient;
 - Increasingly forceful assertion of its disputed economic and 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eliciting apprehension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推荐书目
(一)、中文书目
1、《安全与战略》   :(法)戴维 著,王忠菊 译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这是一部战略研究的系统性研究著作,在战争与和平相关研究遗产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全与战略的12个重大议题,力图展现该领域研究的全貌,为21世纪的世界安全指明了战略发展前景。作者梳理了威斯特伐利亚安全体系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和战略思想的变化;批判性地介绍了安全与战略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流派,且辅以翔实的事例;在对战略的定位上,除了进行局部的个案解释,本书还按时间的发展脉络阐释了战略作为工具的作用。
[法]夏尔-菲利普?戴维,政治学教授,战略与防务问题专家,对美国外交政策颇有研究,拥有拉乌尔-当迪朗讲席战略与外交研究教授头衔,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美国研究所主任。

2、《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  :(意)泰洛 著,潘忠岐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作为一门专注于国际活动趋势、原因与规则的年轻学科,“国际关系”的学术合法性还不到一个世纪。马里奥•泰洛等的《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以一种欧洲视野,向中国学生和学者展示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性分析。国际关系理论深刻地以国家或地区经验及政治文化为条件,本书的作者真诚地认可其相对主义观点。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是一位欧洲学者从欧洲视角对国际关系理论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内容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在欧洲的起源,国际关系体系研究方法在美国的兴起,现实主义、激进主义、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纷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国内因素的影响和外交决策,主权观念的历史演进,以及欧洲研究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贡献等方面。
     《国际关系理论(欧洲视角)》作者马里奥•泰洛强调,“欧洲视角” 决不是“欧洲中心主义”。尽管“欧洲是国际关系新理念的实验室”,“ 为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一场真正革命和一个主要挑战”,但没有理由因此把欧洲看作是后现代的、后威斯特伐利亚的和后国家中心主义的,并与非欧洲世界对立起来。主权的汇集和共享并不构成主权的终结,不意味着一个后政府或后民族国家实体在欧洲出现,也不意味着帝国的或世界性的欧洲超级大国正在形成,更不意味着要以琐碎的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方式将这些趋势推广到全球范围。
作者简介
  马里奥•泰洛(Mario Telo)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欧盟研究博士学院院长、国际关系与欧洲一体化教授、让•莫内讲座教授。2001—2006年,他曾任欧盟委员会科研总司顾问,2000年和2007年分别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顾问,并长期担任欧洲议会顾问。他迄今已出版24本著作,包括《欧洲:一个文明的力量?》、《欧盟和新区域主义》、《欧盟与全球治理》等。
3、塑造安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身份认同政策 :(英)坎贝尔 著,李中,刘海青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本书可视为一种建构主义的安全分析,安全源自主体之间互动,不仅在国家层面,也在国内层面。本书并未老调重弹地再次分析国际关系的有关问题,而是主要讨论国际政治中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其观点可以被看作与其他有关国际政治和政治理论著作的一种持续性对话。作者借鉴了很多创新型的思路,某分析摆脱了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并利用时代转型出现的机会。对照传统分析方法提出有关国家身份认同、外交政策等的本质性认识。全面探讨“安全”问题。
4、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    作 者:张小明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本书从东亚地区国际体系变迁的角度,阐述与分析自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宋华到今天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之历史演变过程。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总是同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密不可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开启,就是两种国际体系之间相互碰撞历史的组成部分。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发展,也是东亚被逐渐纳入现代国际体系以及美国塑造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过程。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国际体系的变迁也对美国的行为以及美国与东亚关系产生影响。
5、知识分子:历史与未来 许倬云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现代性的多种面相、中国文化的主干与分枝、历史与未来,在许倬云先生的演讲与对谈中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许先生处处彰显知识人的社会关怀本色,正可谓“与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母校台湾大学的讲演和讲学的结集。许倬云先生以较为宏观的“中国文化”为主轴,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听者和读者对历史事件做宏观的思考、判断、分析及归纳,其核心旨归则不离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文字间不时流露对国家社会与人类文化的关怀之情。
  作为当代卓越的历史学家,许先生视野宏阔,学识渊博,加之为人亲和,讲座与对谈时让人如沐春风,内容又包罗万象,受者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提示,与一般课堂评论截然不同,诚可谓“与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使历史研究者及一般社会大众经由先生的指点,得以宏观且多面向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培养面对未来世界的智慧。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中研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秦汉史。主要著作有《汉代农业》、《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等。
(二)、英文书目
1、Connected: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 [Kindle Edition]
Nicholas A. Christakis
(Author), James H. Fowler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September 28, 2009)

2 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 [Hardcover]
Author)Aaron L. Friedberg
Publisher: W. W. Norton & Company (August 15, 2011)

名家观点:
郑永年:中美关系和亚洲安全困境
近年来,从朝鲜半岛核危机到南中国海问题的种种迹象表明,亚洲的集体安全体系问题必须提高到亚洲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了。为什么要讨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 区域内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体系。缺少这样一个体系已经产生了很多问题,经常导致这个区域的不安全的状态。在亚洲区域内,已经有各种次区域的安全机制,例如东盟(亚细安)成员国之 间的安全对话、东盟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和东北亚三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安全对话。围绕着朝鲜半岛核危机的六方会谈也是一种准安全机制。当然,最主要的是作为冷战产物的美日、美 韩安全同盟。
 不过,所有这些次区域安全机制并不构成亚洲安全体系。相反,这些次区域机制往往在制造着不安全。概括地说,这些次区域机制呈现出几个显着的特点。
 第一,这些机制并不涵盖整个亚洲(甚至东亚),是很不全面的。亚洲还没有一个涵盖所有国家的安全机制,更不用说是体系了。很显然,在亚洲,任何一个不能把美国和中国包括在内 的安全机制都不能算是安全体系。或者说,任何一个排除美国或者中国的安全体系,其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安全,而是不安全。
  第二,这些机制大多是消极反应性的,例如六方会谈,就是为了回应北朝鲜核危机而产生的,就是说它是对付“不安全”的产物。因为其原初动机的制约,这类机制很难在积极意义上获 得区域安全。或者说,它是为了避免“不安全”状况,而不是为了安全。
  第三,一些貌似涉及到安全的机制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力,对成员国的行为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例如,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准则宣言》。
 第四,次区域安全机制具有针对性目标,就是说一个安全机制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而这种自身的安全是意在通过遏制另一个特定国家的挑战而达成的。这尤其表现在美国所确立的诸多安 全机制上,如美日安全同盟。它们是冷战的产物。冷战结束后,这些安全机制以制约中国为目标而得到强化。很显然,这类机制所导致的是更多的不安全,而非安全。
缺少机制使得“安全困境”恶化
  亚洲的这种局面已经恶化了国际关系文献中人们通常所说的“安全困境”,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自私安全行为,导致了另一个国家的更大的不安全。具体地说,这个安全困境表现在两个 互相关联但又可相对区分开来的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中美两国关系,即两国之间存在着的安全利益的冲突。第二个层面是小国和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关系。面对中美两大国,不管这两个国 家的关系如何,小国存有深度的不安全感。本栏聚焦于中美关系和亚洲安全困境问题。第二层面的问题另文讨论。
 任何两个大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处理,但中美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更不好相处。很简单,一个是崛起中的大国,而另一个是明显相对衰落中的大国。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就是外界 所说的中国开始崛起以来,在大部分时间里,除了中国自己之外,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对亚洲安全的最大的威胁来自中国。这是西方所有国际关系教科书上的观点,也是人们坚信不疑的观 点。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必然对其现在所处的国际地位不满,必然挑战现存秩序,挑战现存霸权,从而会最终导致不安全、冲突乃至战争。
 但是经验告诉人们,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对亚洲区域安全的主要挑战不仅可能来自于崛起中的大国,即中国,而且更能来自于一个衰落中的大国,即美国。
过去3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表明,较之衰落中的大国,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比较有信心,更能够理性从而和平地解决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的国际行为体现出几 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中国是一个文明类型的国家。数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的主要决策者具备了其他大国很少有的大历史观,他们往往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长远的问题。理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很 重要。中国人的理性概念和美国人的理性概念很不相同,前者的理性往往和大历史观联系在一起,而后者的理性更表现为如何把眼前利益最大化。
中国的这种理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中国对处理国际问题,甚至和自己有关的国际问题,往往比较慢,显得不慌不忙。尽管西方称之为“拖延战略”,但实际上是中国想在这个过程 中,边做边想,找到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中国把很多问题看成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相信只要这个过程在继续,总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有些类似于中医所说的道理。因此,中国所使 用的方式往往比较温和。与之相比较,美国更能够追求眼前利益。美国的国际行为往往表现为西医的“外科手术”方式,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用。
 又如,中国并没有刻意要和美国争做大国。尽管中国也有少数一些人抱有争霸的心理,但作为国家,中国整体上没有这样的国家意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告诉人们,如果中国要成为大国 ,那只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致,而非人为的努力。中国的古典《易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事情是不变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处于变化过程之中,没有恒定的事物;只有“变”的 道理本身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正如一个大国的衰落不可避免一样,一个大国的崛起也是不可阻挡的。人为的因素可以发生作用,但极其有限。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势”,即客观规律。在和 美国的关系中,中国避免了苏联的选择。苏联选择了和美国争霸,而中国则不仅选择了不和美国争霸,而且选择了和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接轨。这个选择当然是中国决策者所作的,而之所以 能够作此选择是背后的中国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决定其外交行为
第二,中国文化也决定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大都是反应性的。中国缺乏主动的外交战略,整个外交系统都在反应性地运作,每天对国际事务作出“救火”式的反应。这种方式遭致了很多批 评,认为有损于中国的崛起,和在世界事务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不过,不管人们喜欢与否,这种反应性外交可能是个客观的存在。当然,反应性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能力来解决国际问题。这 些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实际能力的增加。无论在国际组织、区域多边组织还是双边关系上,很难低估中国所发生的作用。
外交的“反应性”也体现在中国的国防安全观上。中国强调国防的防御性,而非进攻性。中国只有当了解到其他国家会以何种方式、使用何种武器来威胁自己的时候,才会去发展某种武 器,制定某种军事战略。中国很少有主动的,类似于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很难有这些方面的创新。因此,在没有明显的外在的威胁的情况下,中国一般都是 以自己的步伐、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国防现代化。这和苏联不同,也和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不同。所有这些国家,当时都出现了“争霸”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计划。
第三,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具有异常的消化问题的能力。这么多年,尽管中国国内问题很多,危机不断,但都能加以一一克服。如果不牵涉到任何制度,大国对问题的消化能力本来就比小 国要强得多。加上制度因素,中国消化问题的能力远比其它国家强。在一些方面,甚至较美国强。不用说国内各种问题(例如社会抗议、少数民族问题等等),在国际事务上也是这样。在克 服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方面,中国显现出了强大的国家能力。
 如果说中国因为其不可被阻止的崛起而自信,那么美国则是因为其不可阻止的衰落而显得信心不足。和中国相比较,美国很多方面在朝着和中国相反的方向在发展。
第一,较之中国,美国的国际关系缺少大历史观。美国比较侧重于眼前利益,而较少顾及到长远利益。美国的政治体制的特点更强化了这一点。美国是多党政治,而政党又是各种利益的 聚合。美国的决策过程也是利益分配过程,包括外交政策。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美国追求的是短期利益,美国总能把其“国家利益”最大化。每时每刻把眼前利益最大化就构 成了美国的长远利益。这一点也是中国很多学者批评中国的地方,认为中国缺失“国家利益”观念。
 美国信心不足反应过度
第二,较之中国,美国外交呈现主动性,尤其是针对中国。美国现在是唯一的一个霸权。要维持霸权,美国恐惧于来自中国的潜在挑战。防止中国的挑战似乎已经成为美国的头等要务, 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尽管中国的外交都带有回应性,但中国做什么都很容易被美国解读成是对美国的挑战。美国因此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其主动性来应付中国的崛起。当然,美国简单 的地缘政治也促成美国可以这样做。中国地缘政治很复杂,被周边数十个国家所包围。但处于北美,美国只有两个周边国家,并且这两个国家是高度依附于美国的。美国的这种天然安全环境 ,使得其可以有充分的自由把其战略重点放在北美以外的国际空间,尤其是亚洲。
 第三,尽管美国有这么好的安全环境,但是美国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很简单,这些年来的经验表明,美国的衰落势头似乎很难遏制。美国1890年代就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只有到了一 战期间美国才开始卷入世界事务,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美国成为世界大国几乎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当时作为世界体系领袖的欧洲遇到了很多麻烦,欧洲有求于美国,主动邀请美国成为世界 领袖。二战结束后成为世界大国,但只是领导半个地球,即西方世界。冷战结束,美国的霸权到达了顶峰。但也就是这个时候,美国开始走下坡路。
美国一霸独大,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这也适用于国际政治。美国霸权开始犯连续的错误。美国犯错误是大国的本质所决定的,并非是任何一个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美国领 导人所犯的错误决定于美国所处的霸权地位。无论从国内发展还是外交事务,美国已经遇到极大的麻烦。在国际事务方面,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推行民主,都遇到了挫折。在国内,持续的 经济和金融危机及其政府无能应付这些危机,严重打击着美国的信心。同样重要的是,美国的政治问题,两党政治很难产生一个有效的政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只能看着危机产生负面的影 响而无能为力。
尽管美国还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信心不如从前。在没有充分信心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所使用的大都是一些“消极”的做法,即处处把中国看成是其对手甚至是敌人,也处处防备中国 。这尤其表现在安全方面。美国的做法有几种。一是强化传统的联盟,例如美日、美韩的关系。美国不仅没有根据新形势来调整始于冷战的同盟政策,反而寻找各种新因素来强化这个同盟。 美日、美韩的同盟近年来因为北朝鲜问题而得到强化,并且有向美、日、韩同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因为南中国海问题,美国也在加强所谓的“亚洲小北约”的建设,强化美 、日、澳等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在针对中国这方面,美国可以说一直在寻找一切尽可能的方法,包括和印度的关系,和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等,尽管在一些时候,美国的做法可能表现为一 厢情愿。
但很显然,美国的这些“消极”的做法,不是在增加亚洲的安全感,而是使得亚洲越来越不安全。很简单,美国的做法促使中国异常的警惕,不得不做出反应,甚至是激烈的反应。而中 国的反应又促使着美国行动的升级。这会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过程,也就是典型的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