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八届博士生论坛
2013年5月25-26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八届博士生论坛在外交学院举行。此次博士生论坛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承办。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外交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外交评论》、《现代国际关系》、《国际论坛》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在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后,来自北京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交学院、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的16位博士生脱颖而出,入围参加本次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卢静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朱立群秘书长指出,当前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加大,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亟需加强,她鼓励广大博士生要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研究当中。苏长和教授认为博士生论坛是一个学生交流、师生互动、人才培养的平台,并就未来中国国际关系的研究创新与主要问题向博士生们提出了中肯建议和殷切期许。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并全程参加论坛。
在整个论坛过程中,本着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敬畏学术的精神,对所有入选论文进行了认真、客观、系统、深入的点评与探讨。此次入选的论文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探讨,也有对热点问题的分析,既有对理论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具体问题深究。总体而言,论坛入选论文主要涉及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全球治理、中美关系、土耳其对外战略等方面。
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探索是历届博士生论坛的亮点之一,相对于以往历届论坛对宏观层面的主流理论的研究与批判,此次论坛的理论探讨更多集中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围绕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关系、伙伴关系、国际机制互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创见。如张鹏同学通过对有限行为体的阐述对地方部门参与对外关系发展进行了解释。作者认为源生于西方学术界的多层治理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和政治社会学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因而提出了有限行为体的解释模型,力图做到把握对外关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现实,赋予地方部门以对外关系“有限参与行为体”的身份。张怿丹和苏瑞娜两位同学都对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张怿丹同学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中的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国际合作机制的产生与运行,并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例进行了深刻阐述。苏瑞娜同学研究了国际机制互动问题,认为以往的研究大多采取类型学分析方式,关注国际机制互动的现象,强调国际机制互动的手段,进而导致国际机制互动研究的国家行为体缺位。周玥晗同学试图从学理层面对伙伴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伙伴关系是一种国家间关系,需要从认知与互动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伙伴关系需要明确伙伴关系的操作标准,即硬核成分与弹性成分。从互动的角度研究伙伴关系需要抽离出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特征。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秦亚青教授将中国文化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过程建构主义,在国内外引起了重要反响。隆德新同学则对秦亚青教授的专著《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秦亚青教授专著基于“世界为体,全球为用”视野,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交互格义”为路径依赖,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深描”中国文化类型,通过将作为评价判准的“普适性”西方文化转换成比较参照意义的地方性知识,力图实现从“正在边缘化的文化”(非西方的)向“主流文化”(西方的)跨越,最终展开了其过程建构主义的逻辑。
中国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朱旭同学对孙子兵法的全胜策略进行了深刻论述,并将此运用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当中。作者指出,中国和平崛起的“全胜”策略将是积极谋划积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强大综合国力之“形”,精心构造伐谋伐交、威加于敌之“势”,巧用软硬实力,以威慑制止战争,最终和平崛起实现中国梦。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和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何推进中美关系深入发展,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尤为重要。熊兴同学基于互信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梳理了中西方对国家互信的研究,并就如何增强国家间互信提出了诸多建议。马妍同学以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为切入点,结合对投资保护主义概念、逻辑、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美国对华投资保护的施行之所以高于其它国家有其内在的深刻原因,一方面并购本身可能涉及到了敏感技术和产业的转移与控制,另一方面并购的主体带有国有控股企业的性质,因而出于对国家安全的保护和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的担忧,美国国会便阻止了并购的进程。马洪喜同学比较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2012年中俄两国大选的报道,认为不同的国家政治体制文化决定了相互之间不同的解读方式,美国对中国与俄罗斯政治选举解读的异同体现了美国对不同于己的政治体制模式的理解偏差。以古鉴今也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研究的重要尝试,陈康令同学认为拟血缘集体认同对古代东亚和平大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认为国家的战争动机可以区分为以“生存—生活逻辑”为核心的安全动机和以“利益—礼仪逻辑”为核心的利益动机。国家越是趋向基于生活逻辑构建集体认同,并遵循适当的“利益—礼仪逻辑”进行交往,就越能有效地避免战争发生,这也是促成古代东亚和平大势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区域合作显著发展,全球治理日新月异,与会同学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王在亮同学尝试透过国际政治的视角对区域化、区域主义以及区域性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厘清其准确含义,从而为中国当前及未来的区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概念框架。赵亮同学基于广域一体化的视角,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RCEP谈判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郦莉同学以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出了国际关系中的管理学派。作者认为当前全球治理中的公共物品提供主体呈现出多中心性和公私属性,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完全解释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动力何在,但国际关系与管理学交叉形成的管理学派,则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理解当前全球治理中的生产范式变革和公私行为体合作进行能力建设的行为动机。赵斌同学探讨了新兴大国集体身份的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全球气候政治叙事情境中的集体身份。作者指出,全球气候政治互动,建构了新兴大国自群体,然而,受制于具体议题导向下的分歧、主体间认知差异,新兴大国的集体身份暂未有效形成。吴雁飞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公共物品供给问题。鉴于以往的相关研究更多地基于完全理性从理性选择、博弈论、交易成本、霸权等角度加以分析,作者从心理学的社会贴现率、损失厌恶、对公平的感知、社会赞许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并以此解释全球气候治理缘何难以形成。
苏闻宇同学分析了土耳其“战略纵深主义”外交战略及其国际身份的定位问题。作者认为“战略纵深主义”表明土耳其要努力成为世界政治中“积极贡献者”和“中心国家”。这一认识不仅是对土耳其多元认同的再确认,也是对其国际身份的自我定位,但受国际社会影响将存在变数。
博士生论坛是激励博士生成长的重要平台。通过点评老师对论文耐心细致的点评,博士生们更能清醒地发现学习或研究当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能够不断进步。综合各位评审老师的意见,本届论坛入选论文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问题缺失。好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方向,也凝练了文献综述,同时有利于逻辑论证。缺乏问题意识是当前年轻博士生的通病,为此与会专家呼吁博士生们要更多从现实中发现问题,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二是文献综述迷失。文献综述应该围绕研究核心问题展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文献综述要注重时效性和权威性。三是政策问题学术化。政策研究与学术研究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并非所有政策问题都能进行学术研究。年轻学生进行政策研究必须慎之又慎,避免运用社会政治动员语言从事学术研究。四是理论与问题相脱节。宏大理论难以解释具体问题,对理论运用不当将导致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故弄玄虚,与会专家也提醒同学们不要随意制造新概念、新词汇。五是文风晦涩难懂。好的论文必须有好的叙述,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很有必要,专家建议要避免语言晦涩,避免翻译痕迹明显。六是文献选择失当。研究要有世界视野、中国视角,对文献的选择不能一味地偏好外文文献、厚此薄彼,忽视中国国关学界的学术贡献,特别是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缺乏中国文献支撑将可能酿成致命硬伤。
本届论坛继续保持了与上届论坛所开创的博士生与期刊编辑的交流环节。希望通过博士生和编辑之间的直接交流、沟通,进而能够从事更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发表概率。来自京内的国际关系研究综合类核心期刊的诸位编辑针对各自刊物的定位、选题范围、论文风格、审稿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与博士生们就投稿问题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加深了博士生们对论文发表的基本环节的了解,也增强了博士生们未来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参加论坛的博士生同学都深感受益颇多、不虚此行,这也意味这本届博士生论坛的成功举行。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凌胜利 供稿)